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小小西红柿“映红”产业振兴路
来源:潍坊新闻网  日期:2023年08月08日

8月6日上午,记者走进坊子区黄旗堡街道逄王一村的西红柿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温室大棚在阳光的反射下闪耀着银光。大棚内,种植户们在忙着整地,准备新一茬的西红柿种植。

种植户在棚内整地。

“种植大棚西红柿是个系统活儿,从施肥、打杈到缠蔓、结果,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科学到位、管理严格。就拿我们种植的多抗普罗旺斯西红柿来说,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实行精细管理。”逄王一村种植户周会治说起西红柿种植,就像专家一样头头是道。

周会治和妻子在进行大棚管理。

最近一些天来,每天早上不到7点,周会治就和妻子李翠莲到大棚里忙活整地。“现在把地给养护好,等9月份我们就种上新一茬的多抗普罗旺斯西红柿,明年春节前后正好上市,到时候可以卖个好价钱。”周会治说,自己种植着5个西红柿大棚,一年收入可达50万元。

逄王一村西红柿种植基地的卡通造型

近年来,逄王一村坚持党建引领,专注绿色口感西红柿,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逄王一品”有机西红柿品牌。有机西红柿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带动周边4个村10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小小的西红柿正在撬动当地乡村振兴。

逄王一村党支部书记周顺治告诉记者,多抗普罗旺斯这个品种是在原来普罗旺斯的基础上改良的,口感不错,深受消费者欢迎。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严格按照有机蔬菜的程序操作,施用豆粕、芝麻、玉米面和土肥,人工除草、物理杀虫。由此种植出的西红柿籽饱满、汤汁多,酸甜爽口,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产业做支柱,日子有奔头。“合作社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形成了品牌,我们的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周会治说。近年来,逄王一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成立了“兴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领群众抱团发展现代种植业。

“在刚刚推广种植新品种西红柿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周顺治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村民都不相信西红柿能卖出高价钱,也没人愿意尝试。于是,他们村干部率先示范,新建西红柿大棚推广新的种植方法,让大家看到了效益。慢慢地,村民也跟着种植新品种西红柿。如今,西红柿大棚数量增至150多个。

逄王一村西红柿种植基地的大棚连片分布。

为了让村里种植的西红柿打出市场,周顺治想到了打造品牌。于是,在他的带领下,逄王一村打造了“逄王一品”农产品品牌,由合作社统一把控农产品质量,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确保好产品能卖出好价钱。同时,他们积极探索发展循环农业,试点建立了2处西红柿秸秆生物发酵站,以秸秆为原料生产有机肥。今年,试点“高架遮阳+顶层水帘”大棚高温种植系统解决方案,在确保口感的同时,实现“逄王一品”有机西红柿全年不间断供应。

发展产业链条,“产业+文旅”融合发展铺就致富路。为进一步发挥“逄王一品”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升级,黄旗堡街道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以“逄王一品”有机西红柿种植园区为中心,将潍汶自然生态风光、杞国历史文化展览馆、城后村史馆、颜丰汶畔种植园区、子航家庭农场、半截楼葡萄采摘园融合,打造一条从西向东的潍坊近郊农文旅旅游特色线路,努力打造绿色果蔬小镇、特色文旅小镇。

产业兴、农民富,在逄王一村已成为现实。这几年,逄王一村搞起了西红柿采摘节,配套建设了旅游观光服务设施,发展休闲采摘旅游,让更多人走进逄王一村,为农文旅融合注入了活力。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