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白塔社区居民广场的绿树浓荫中,当地小有名气的“银发党员”宣讲志愿服务队正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白塔社区,“银发党员”宣讲志愿服务队队员(左一)开展宣讲。
“结合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更好地深入人心。”主讲人刘纪东是一位退休教师,在昌乐县相关部门帮助下,他联合几位老友成立了“银发党员”宣讲志愿服务队。此后,充实忙碌就成为他们的生活日常。
一条简短的横幅,十几个小板凳,就是他们的宣讲道具和宣传阵地。聊家常,话时事,宣讲队员把所见所闻所感一点点讲给群众听,语言朴实、内容生动,不仅在辖区小有名气,还收获了不少逢讲必到的“粉丝”。
昌乐县营丘镇,宣讲员(右二)进村庄与青年学生围坐在一起颂党恩、话未来。
“刘老师他们有时候讲政策,有时候演节目,还教我们打太极。他讲的我都能听懂,听得进。”高崖水库库区窝铺村83岁村民张石军说。
在昌乐县乔官镇唐家店子村及周边村庄,人们经常会看到唐家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增忙碌的身影。“我们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不仅要学懂弄通理论,还要用好理论指导实践。”在唐家店子村的一处西红柿大棚里,身兼乔官镇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队长的张德增一边查看西红柿长势,介绍相关农技知识,一边将新时达党的创新理论知识融入讲解中。
昌乐县乔官镇唐家店子村西红柿大棚里,张德增(左二)正在进行宣讲。
“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有效举措。为此,党中央和省、市都出台了很多好政策。我们的‘黄金籽’西红柿就是咱村的特色产业,是促进我们村变强、村民变富的重要支撑,所以一定要坚持科学种植、标准种植,注意保持土壤墒情、控制温度,保证品质。”就这样,在张德增的讲解中,一场精彩的“微宣讲”在大棚里开始了。
张德增告诉记者,在具体实践中,他们将不断加强“黄金籽”西红柿特色产业精深加工,做大做强“番茄侠”等预制菜品牌。同时,依托火山农业产业片区党委,扩大“党建引领 · 联村共富”发展模式的影响力,带动片区内火山南瓜、双邵核桃等8种火山特色农品发展,以特色农品助力乡村振兴。
昌乐县营丘镇白浪沙滩湿地公园,宣讲员(左二)用“拉家常”的方式给周边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刘纪东和张德增都是昌乐县开展“微宣讲”的美德诚信宣讲队成员。近年来,该县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注重把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与“微宣讲”相结合,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建了381支美德诚信宣讲队,把理论宣讲拓展到田间地头、校企车间、社区广场,用案例演示、现场互动等“接地气”的形式引导群众弘扬新时代美德,推动党的理论政策深入人心,用“小载体”形成“大影响”。
在开展“微宣讲”过程中,该县还推出了“诚信书记带出全国文明村”等主题宣讲活动,以诚信经营为乡村振兴增添助力,在持续推动产业图强、农村向美、农民增收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该县有省级以上文明镇10个,省级文明村37个。去年,该县370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有21个村超过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