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码”上知民情,马上解民忧
来源:潍坊新闻网  日期:2023年03月29日

  从每月一天到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到全天候、无间歇“码”上服务,从单一倾听、记录、转达到“码”上理事、督事、评事……潍城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创建的“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依托“潍城人大”小程序,将2名省代表、29名市代表、192名区代表“链接”到线上,打造出一个指尖上的“移动”代表联络站,畅通着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具体、更现实地体现到人大代表履职中。

  群众声音是最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既包罗大量的真知灼见,也蕴含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抛开规划设想,立足于现实,这个能够同频实现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的“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究竟发挥出哪些实际功效?3月24日,记者走进平台具体实践现场,感悟创新魅力。

  “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

  01关注民生温度——

  紧盯“关键小事”,解决“民生大事”

  下午四时,阳光正和煦、温柔地洒在路边白玉兰树上,春风拂面,吹来阵阵花香。在“护学岗”志愿者指导之下,居住在西关街道鲁发名城小区的家长和学生正有序通过红绿灯路口,“抄近路”回家。欢声笑语与明媚春光交织,洋溢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以前,我们接送孩子需要绕行福寿街或东风街,大概要走1.5公里。现在好了,横亘在小区和学校间多年的围墙被拆除了,只需要步行400米左右就能到学校。”鲁发名城小区居民隋立涛表示。

  打通一堵墙,畅通了896名学生的上学路,事情虽小、分量却重。“我原本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向区人大代表毕汝生反映了这个问题,没想到当天就收到了回复,并且不到两天,隔墙就被拆除了。”隋立涛说。

  区人大代表毕汝生在“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上收到的群众诉求。

  无独有偶,西关街道华府名城南区居民胥杰也在“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上反映了其小区东侧道路车辆乱停乱放,导致家长接送不便等一系列问题。

  区人大代表王金亮表示,“收到群众诉求后,我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开发商和物业进行现场调研。经过多次三方商讨,社区很快拿出了解决方案,将路面向西拓宽至9米并安装人车分流桩,彻底解决了道路狭窄、拥堵等问题。”

  同样的街道,相似的民生诉求,都通过“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得到了迅速解决,其听民声、解民忧能力“可见一斑”。据了解,自2022年5月“码上见代表”平台运行以来,潍城区各级人大代表共收到属于受理范围的各类问题550个,其中522个得到了快速办结,真正实现了群众“码上提”,代表“马上办”,效果“看得见”。

  “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

  02塑优营商环境——

  捕捉“企业难题”,高效“解忧纾困”

  营商环境事关企业兴衰、生产要素聚散、发展动力强弱,是反映一个地方核心竞争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人大代表在塑优营商环境中,能发挥出多少功效?

  “没有小程序之前,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挨家挨户走访,找到他们的共性需求,在两会期间,提出代表建议;但有了小程序之后,我们能做得更多了。”区人大代表、山东祥捷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明启表示。

  不久前,刚刚受过于明启帮助的山东光普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衣光成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他们公司收到了一笔大订单,但是因为厂区供电线路突发故障,严重影响到产品正常交付。

  “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们通过‘码上见代表’小程序,向于明启代表求助,没想到施工团队不到10分钟就赶到了现场,半个小时就恢复了电力供应。”衣光成表示。

  “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开通了人大代表助企纾困“直通车”,代表可跨领域、跨空间、跨时间、不间断履职。在此基础上,潍城区人大常委会继续深挖“破题”,在工业产业集中地区——于河工业园内建立了人大代表“园区经理驿站”。

  于河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胥正亮表示,“得益于线上平台,辖区内不少企业都会通过小程序提出建议,但有些建议需要协调街道、部门处理,一些问题代表很难独自解决。因此,我们设立了‘园区经理驿站’,通过定期座谈、走访调研等方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

  这种建设专业特色代表工作站(室)的工作模式,开始在潍城区逐步推广开来,目前已经创新打造了5处工作站,在乡村振兴、公益事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激起了代表履职“一江春水”。

  03着笔长期规划——

  布局“城市更新”,实现“补短强弱”

  一条向阳路,半步潍县史。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城墙上,爬满翠绿色藤蔓,弹孔被翠色遮挡,古与今仿佛近在迟尺。然而古城墙两旁,电线凌乱、道路斑驳,已经完全不符合建设高品质城市的定位要求。

  “不少周边居民都通过小程序提出拆迁改造建议,经过实地调研后,我发现此举可行,于是通过平台提出了代表建议。该建议已经按程序转交区政府办理,目前正在实施拆迁。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保护老城墙建筑遗址,丰富商业业态,赋能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区人大代表、潍城区城关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王刚表示。

  来自群众的声音,影响着城市更新的方方面面。

  不久前,潍坊市人大代表姚美洁提出的郭宅街雨污分离改造建议引发群众热议,牵动着广大市民“心弦”。潍城区政府立即布局,借助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投入150万元对郭宅街地下管道网络进行集中施工改造,解决居民“下脚”难题。

  “作为承办单位,潍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开展对接、调研、设计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路面开挖,后续设计完成后,将彻底解决雨天下水道返水、返油等问题。”潍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国强表示。

  这份代表建议也来源于群众声音,姚美洁说,“在‘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上,我收到了多条关于郭宅街雨污分离改造的建议和诉求,经过实地调研和分析论证后,在平台上提出了建议。”

  通过平台,人大代表可以将这些来自群众、沾着“泥土”的诉求收集、汇总到一起,提出代表建议,让群众“金点子”落到实地,变成推动城市发展的“金钥匙”。

  这样的模式,实现了全方位捕捉群众诉求。

  小事,人大代表可迅速转交街道或社区,全程理事、督办,推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化解群众“急难愁盼”。

  大事,人大代表通过调研形成代表建议,经区人大常委会审核后转交区政府办理或者充实进入民情库,为区委、区政府后续决策提供参考。

  一急一缓间,实现群众诉求无遗漏,代表履职全天候、无死角。

  潍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效农说:“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更贴近民生、更贴近基层,也更有时效性、针对性。我们将依托‘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继续完善‘畅通渠道—选民说事、缜密研究—代表理事、全程问效—代表督事、结果回访—选民和代表评事’等环节,实现代表线上线下联系服务选民群众、站内站外督办民生实事的全新履职模式,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 刘柏源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