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勃发,位于寿光市稻田镇毕家庄村的“鱼菜共生产业园”是寿光首个大型专业园区,这里用工厂化循环水试养试种的首批鱼菜取得圆满成功,迎来“开门红”。
蔬菜根部设有专用管道。
“这是养殖大棚,一边是养鱼池,一边是水处理系统,水池里的鱼名叫‘墨锐雪’,是从国外引进并驯化过的淡水鱼,前段时间卖了一批,每斤40多元,价格很不错。”据园区负责人董鹏鲲介绍,他们用淡水养鱼,需要换水时,直接将水放入水循环处理系统,水中多余的饲料和鱼粪则会进入发酵处理系统,经两套系统处理完毕后,变成有机肥料,经由专用的管道输送到蔬菜根部。
董鹏鲲告诉记者,养鱼棚前的蔬菜大棚里种植有草莓西红柿,前期已上市销售,每斤价格在20元左右。为了树立品牌,他们还注册了“渔小蕃”商标,在前期试种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效益。
董鹏鲲察看草莓西红柿长势。
园区另一位负责人孙启彦是董鹏锟多年的合作伙伴,两人以前在外地搞养殖,经验丰富。去年,他们响应寿光“双招双引”,参与建设“鱼菜共生产业园”,为当地鱼菜共生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孙启彦对项目前景充满信心:“整个园区不用激素,没有污染,节水节肥,种出来的草莓西红柿酸甜可口,品质很高。下一步,除了用淡水养鱼,我们还要用海水养虾,让虾菜共生,实现把‘海洋世界’搬进蔬菜大棚的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