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发展区下辖4个棚改安置小区,每个小区都由不同村居的居民融合而来。如何满足不同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昌发展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阵地+队伍+资源+服务”文明实践新路径,打造“阵地融通、居民融入、资源融聚、服务融心”的“四融”服务品牌,助推文明实践服务提质增效。
在新昌发展区寨子社区,山东老兵“红耀新昌”志愿服务队正在向小区居民宣传防溺水知识。宣传结束后,他们又来到瀑沙河桥附近进行日常巡逻,重点查看现场警示标识是否存在,救生圈、救生杆是否在指定位置放置。
山东老兵“红耀新昌”志愿服务队队长 徐鹏:
我们新昌退役军人服务队将定期对辖区开展志愿活动,特别是对河道进行巡查,防溺水知识的宣传,体现出我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精神。
通过“居民融入”,充分发掘志愿服务潜能,新昌发展区吸纳辖区内的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网格员、“红管家”、居民群众等150余人成为文明实践志愿者,成立了17支志愿服务队,承担矛盾化解、政策宣传、环境美化等职能,听取居民问题诉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此外,新昌发展区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超然书房、健身广场、室外篮球场等公共服务阵地相融通,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拓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广度和维度,通过“阵地融通”,实现了每个小区内均拥有图书阅览室、文体娱乐室、青少年活动室、舞蹈室、书画室等多个功能室,满足居民日常健身文化需求。
新昌经济发展区宣传办主任 齐磊磊:
我们与新纪元学校、潍坊银行、新昌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建,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工作新格局。紧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落实“群众点单、政府买单”服务机制,充分调动各类文化资源,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2023年以来,先后举办书画展、读书会、文艺晚会等活动6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30余场次,惠及群众2.5万余人次。(潍坊高新融媒记者:冯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