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践行】潍坊高新区:以“六红善治”提升城市温度
来源:中国城市报  日期:2025年10月15日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街道新邻里社区居民在党群服务中心议事。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街道北海社区联合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在校园操场举办趣味运动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党建,让城市更温暖。近年来,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潍坊高新区”)坚持打造“有温度的党建、有质感的幸福”,创新实施党建引领“六红善治”行动,持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

  “红网覆盖”

  搭好“四梁八柱”

  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群众需求各不相同。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各类矛盾,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红色基因”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为此,潍坊高新区实行“四级联动”模式,织密组织体系,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动力主轴”。

  区级抓统筹。高新区专门成立城市社区党建、小区物业管理、壮大集体经济3个工作专班,由区党工委分管同志牵头负责,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高位推进、拉紧链条,确保各项工作牵引有力、运转有序。

  街区抓联动。推行街道、社区“红色合伙人”共建机制,从潍坊学院、潍百集团、歌尔公司、农商银行等驻区单位选聘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59名、社区党委兼职委员216名,签订党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以往的“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

  网格抓整合。以小区、楼院等为单位,将全区各类治理网格优化调整为269个,下沉453名社区工作者定责网格,吸纳2000余名退休干部、楼长、热心居民、物业工作人员等担任兼职网格员,随时了解群众需求,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

  小区抓赋能。出台加强小区党支部建设提升小区治理效能“十条措施”,把党支部建在小区、把党小组建在楼栋、把党员中心户亮在单元,建立183个小区党支部、492个楼院党小组,挂牌1500余个党员中心户,让党的工作真正“进楼入户”。

  “红雁领航”

  建强骨干队伍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关键要有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近日,潍坊高新区新城街道锦城社区党委副书记周传丽来到东方世纪城小区,现场解决居民反映的乱停车问题。“社区推行‘全科社工’以后,我们就可以全身心地靠在小区一线了。”周传丽说。

  周传丽口中的“全科社工”,是潍坊高新区近年推行的一项便民服务新举措,就是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类窗口调整为综合服务窗口,群众“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腾出更多人手定岗网格、下沉小区、服务群众。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大力实施社区工作者“赋能工程”,研究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若干措施》,健全完善教育培养、管理考核、职业发展等机制,落实“3岗18级”薪酬待遇,对考取社工师资格的给予每月最高500元职业津贴,不断提升社区工作岗位吸引力和队伍稳定性。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公开招聘200余名社区工作者,挂牌设立5处“传帮带”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室,赴上海、厦门、济南、烟台等地举办8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培训班,分批选派15名优秀社区干部到广东深圳、浙江杭州等地挂职实训,持社工师证社区工作者增加到380人,占比超过50%。

  “红邻党群”

  夯实工作阵地

  “以前只能在户外跳舞,冬天冷,夏天热。现在党群服务中心有了舞蹈室,安装了落地镜、音响、空调,环境很不错,大家都爱上了这里!”提起新建的寨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康大姐喜笑颜开。

  立足为党员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潍坊高新区加大投入力度,近三年新建和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1处,打造“红邻微家”党群服务站82个,构建起“全覆盖、零距离”党群服务新格局。

  坚持标准化建设。编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指南》,合理划分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区域,灵活设立红色议事厅、社区食堂、众创沙龙等特色服务场所,满足党员群众多样化需求。

  坚持信息化支撑。实行“智慧社区”建设计划,研发社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开通居民信息采集分析管理、政务事项实时在线办理等功能,让居民生活更便捷,公共服务更贴心,省级智慧社区基本实现全域覆盖。

  坚持多样化服务。在商圈楼宇、特色街区建设10余处“鸢都轻骑兵”驿站、“新小暖”服务驿站,向快递员、外卖骑手等免费开放共享,提供饮水、如厕、学习、上网等服务。“新小暖服务驿站真方便,让我们在忙碌奔波中有了遮阳避雨、歇脚休息的地方。”快递小哥小李说。

  “红色物业”

  打通堵点难点

  华都金马小区业委会推出扩建停车位、安装小区监控等“十大工程”,金宸公馆三号院小区业委会开辟爱心花园帮业主代管没空照料的盆栽,状元府小区业委会向服务不到位的物业公司开出“罚单”……目前,潍坊高新区在全区256个小区均设立业委会,其中“红色业委会”占比超过90%,这是高新区大抓“红色物业”取得的显著成效。

  去年以来,潍坊高新区全面推行“三型三管”“红色物业”模式,在物业企业管理型小区实行“党建助管”,由社区党委领导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1+3”联动服务;在居民自治型小区实行“社区督管”,社区党委指导监督业委会进行自治管理,对小区重大事项进行把关监督;在薄弱小区实行“国企兜管”,由区属国企按照“先体验、后收费”的原则,兜底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同时,开展“物业管理热线投诉集中攻坚月”行动,对18个问题集中小区专班包靠、重点整治,相关小区物业投诉量同比下降19%。

  “潍坊高新区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成立区物业办,制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考核办法》,实行物业‘红黑榜’制度,设置1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表彰奖励年度考核前15名的优秀物业企业和30名优秀物业经理,真正让干好干坏不一样。”高新区物业办主任王莹介绍道。

  “红社富民”

  激活内生动能

  走在高新区渤海路上,潍坊城区东部最大的商贸综合体——吾悦广场已完成建设。“我们2020年引进吾悦广场项目,去年合作社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500万元……”谈到未来的发展,十甲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张民庆信心十足。

  十甲的发展故事,是高新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缩影。近年来,高新区持续实施集体经济质量总量“双倍增”计划,成立11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确认合作社成员8.9万人,构建起归属清晰、权责完整的集体产权制度。印发《关于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的意见》,指导各合作社“一社一策”,采取筑巢引凤、盘活资源、商贸服务、联合经营等多种发展模式,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截至去年底,高新区114个合作社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达到87个,其中超过100万元的40个。

  “红心聚力”

  扩大“朋友圈”

  新城街道北海社区党委与“双报到”单位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签订免费对外开放学院体育场协议,为居民在“家门口”开辟了一片运动休闲新天地。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持续推动“双报到”工作走深走实,创新开展支部联学、资源联享、服务联做、品牌联创,建设模范机关、品质社区“四联双建”活动,组织“双报到”单位每月到社区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每季度开展1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累计实施为民服务项目2400余个、到位扶持资金1100余万元。同时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登记注册为“高新星河”党员志愿者,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目前报到登记党员超过4800名,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10余场次,完成公益项目550余个。

  “加强基层治理,关键在于全社会的参与。”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部务委员、社会工作科科长董波提到。目前,高新区已建立街道社工站5处、社区社工室60处,先后引育185个社会组织进驻,广泛开展“社会组织社区公益行”系列活动,常态化提供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专业化服务。潍坊高新区机关党委书记孙焕金介绍道:“我们充分发挥党建联建优势,推动新城口腔医院集团与潍坊银行高新管辖行联合举办党建共建暨合作签约仪式,发放专享卡3900张,意向合作授信2000万元。”


责任编辑: 周宗贤 二审:王帅 三审:马勋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