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起,“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视为中国经济新增长引擎。瞄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潍坊高新区加快拓展 “天空探索” 边界,以技术创新激活应用场景,在低空经济赛道上深耕布局,向天空要新质生产力。
近日,一架搭载中翼云•低空AI系统的无人机从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前广场腾空而起,按照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航向,平稳飞过厂区上空。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对整个厂区约31万平方米区域的安全巡检工作。
中翼(山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时际翔:
此次巡检主要是对厂区内的流动人员、车辆信息以及烟火预警等情况进行智能巡查。系统平台同步显示着温度、雨量、风速等关键数据,一旦发现危险因素,立即发出实时预警提示。
据了解,中翼云•低空AI系统由中翼(山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低空遥感国家级实验室联合精心研发,相当于无人机的“眼睛”和“大脑”,能够根据设定指令捕捉信息并进行分析,从“十人一巡”到“一机全城”;从“人工研判”到“智能研判”,构建“感知-处理-应用”一体化的时空数据中枢,巡检覆盖率提升100%,机巡效率提升5倍以上,为自然资源、交通、公安和应急等多个领域提供从数据采集到行业应用的闭环解决方案。
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李猛猛:
传统厂区巡逻方式需要配备4名安保人员,完成一圈巡逻大概需要2小时。而现在有了低空AI巡检的助力,不仅在人力成本上实现了大幅节省,巡检的精度和密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应用场景不断创新,无人机商业版图正在不断扩大。在山东兆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款消防无人机经过半年时间自主研发,目前即将上市。
山东兆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 张冬萍:
它可以搭载破窗器,进行破窗的同时释放干粉,实现快速灭火。同时,也可以搭载摄像头、感应器,可以帮助寻找有生命体征的人,开展搜救工作,减轻消防员的风险。
兆源智能瞄准农林植保细分领域进行研发生产,并逐渐扩展到高空清洗领域。今年2月份,公司取得一项“一种清洗无人机及清洗装置”的专利,不仅为清洗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为无人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山东兆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 张冬萍: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获得24项发明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在技术创新驱动下我们的业绩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实现同比35%的增长。产品已远销128个国家和地区。
在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无人机正以科技利器姿态重塑生态治理模式。流经潍坊高新区 9.2 公里的浞河段,便是典型样本 —— 原本依赖人工步巡的河道管理,如今通过智慧巡航系统,形成 “自主起飞 — 按航线巡检 —AI 识别分析 — 隐患自动推送 — 处置全程跟踪” 的全流程智能化链条,标志着低空经济与生态治理的深度融合迈入实质阶段。
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潍坊负责人 李皓辉:
无人机通过搭载AI人工智能识别算法与高清相机,能精准发现浞河水面的漂浮物、排污口异常、河湖“四乱”等隐患问题,并及时将告警信息推送至相关人员,处置效率提升60%以上。同时,面对重大节假日客流洪峰,无人机依托烟火智能识别、动态人群密度分析等算法模型,实现安全隐患的秒级预警与精准定位。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当前产业虽处探索阶段,但机遇巨大。潍坊高新区按 “有基础能承接” 思路培育产业,通过丰富场景应用推动低空经济加快起势。
潍坊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干晨昊:
依托航空航天产业园和昌大建科产业园招引一批无人机关键零部件和整机制造企业落户,加快形成“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同时,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我为企业组主场”活动,加强政企间和企业间的合作对接,不断扩展无人机在消防巡检、地理测绘、应急物流、高空清洁等方面的应用,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为“十五五”期间高新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