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钢发展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优化志愿服务,聚焦“一老一小”,办好民生实事,确保一个不掉队、保障送到前,深情为小、真情为老,守护“朝夕美好”,亲情化、人性化、规范化管理服务社区,着力打造党员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盼着来、经常来、还想来的“儿时场院”。
01举办公益托管,复现美好的“儿时场院”
“孩子在这里既能学习又能交朋友,安全还有保证,可算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后顾之忧。”说起新钢发展区渭水社区暑期公益托管班,居民郝先生赞不绝口。据了解,以前每逢暑假,郝先生最头疼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和安全问题,得知社区今年开设了免费的公益托管班,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暑期公益托管班是新钢发展区弘扬孝老爱亲风尚,推进“为老”“为小”服务的创新实践之一。
02呵护儿童成长,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
“螳螂拳可不是简单模仿螳螂!它融合了螳螂的机警、灵巧与爆发力,每一招都藏着古人的智慧。”武术教练韩老师笑着说。今年以来,新钢发展区积极链接辖区资源,开展“孝老爱亲·善成为民”螳螂拳武术公益大讲堂,弘扬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让孩子们在一招一式中体味“尊师重道”的礼仪传承,在互帮互助中践行“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在辖区钢城现代学校,新钢发展区开展校园安全志愿服务活动,站好“护学岗”,维护校园周边安全秩序,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努力做到让孩子安心、让家长放心。
邀请发展区“老兵宣讲团”成员走进社区,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浸润心灵的红色宣讲,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桩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孩子。开展“时光故事会”,邀请社区老党员为孩子讲述“老物件”里的故事,向孩子们展示六七十年代生活物品,讲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岁月故事,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爱家情怀,传承了红色基因和优良作风,也体现了社区互助与代际共融的温暖力量。
举办“大手牵小手·安全平安行”亲子趣味安全知识挑战赛,设置“快问快答—趣味闯关—答题赢圈—套圈领奖”四大环节,用“游戏化”方式把枯燥条文变成亲子互动场景,让家长和孩子边玩边学、边学边用,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安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
03聚焦养老难题,打造“家门口”幸福晚年
“在这里吃饭,干净整洁又放心,省去了做饭、洗碗的麻烦,价格也很公道,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把我们的幸福感拉升了一大截!”前来“孝老爱亲”食堂购餐的居民周女士竖起大拇指。为解决就餐难题,新钢发展区在三大社区建成了“孝老爱亲”食堂,实现了“孝老爱亲”食堂在社区全覆盖,合作社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给予相应补贴。
同时,社区运营开放慈善超市,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困难帮扶”闭环管理模式;以社区为依托,积极推行“网格+老年人服务”模式,配套提升“孝老爱亲”食堂管理和场所功能,建设文化活动中心,设置健身区、阅览区、棋牌室等功能区,并为社区常住老年人提供就餐补助、减免费用及就诊健康服务。
04开展为民服务,共筑社区和谐温馨港湾
社区开展“浓浓绿豆汤 夏日送清凉”志愿服务活动,把精心准备的一杯杯降温解暑的绿豆汤送到社区居民的手中,增进居民之间的情感,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距离,使社区真正成为了居民的幸福港湾。
此外,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义诊活动,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以热制寒护健康”为核心,通过免费诊疗、健康科普等形式,提升居民“花小钱治未病”的理念,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开展手工创意钩织活动,让社区居民在学习编织技艺的同时,畅谈生活点滴,充实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也让邻里关系愈发融洽。
“一老一小”事关千家万户,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社区在“一老一小”服务上的有益探索,是新钢发展区为民办实事的缩影。下一步,新钢发展区将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聚各类共建单位、社会资源,激活为民服务的“一池春水”,让就餐服务、义诊服务、暑期托管、武术健身等一系列“接地气”“对口味”的“家门口”服务精准触达,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朝夕美好”,逐步构建起具有特色的“为老”“为小”服务体系,广泛营造新钢发展区风清气正、孝老爱亲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