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新区以 “刚柔并济” 理念创新城市治理,通过机制革新强化执法尺度,以主动服务传递民生温度,在建筑工地管理、沿街商户服务等场景中,构建起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
日前,在泰和上筑东园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多台挖掘机正在进行基坑开挖。现场配备的雾炮车喷出细腻的水雾,不仅将扬起的尘埃轻松捕捉,还能起到为工人降温的效果。
泰和上筑·东园项目经理 陈会栋:
目前我们处于土方外运阶段,土方外运相对来说要求比较高,因为它有扬尘治理这些措施。我们现在每天的出土量,100多车次,确实压力比较大。
针对项目痛点,潍坊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帮助施工单位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裸土区域及时覆盖防尘网,出入口配备洗车机,一套清洁组合拳打下来,不仅保障了城市环境的干净整洁,也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泰和上筑·东园项目经理 陈会栋:
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经常过来,给我们讲解一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跟我们说一些好的方法,我们一起想想怎么把工作做好,让我们内心感到非常温暖。
潍坊高新区综合执法局直属大队指导员 李杰杰:
我们依托“鲁执法”这个执法平台,到项目检查之前我们要提前报备检查计划,对检查的内容、现场检查的要求提前报备,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最大程度服务企业。
市容市貌关系一座城的品位,从建筑工地到沿街商铺,从广告牌匾到夜景亮化,每一项都与市民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既维护好城市的“颜面”,又能留住城市的烟火气?面对这一考题,潍坊高新区转变工作思路,深化涉企执法专项整治,依托“鲁执法”涉企行政检查平台,推动“互联网+执法监督”模式,实现涉企行政检查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留痕,今年累计平台报备涉企检查数据600余条。同时,坚持包容审慎执法理念,动态更新“首违不罚”“首违轻罚”事项清单,推行“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将劝诫整改、说服教育与规范执法相结合,提升执法温度与效能。
潍坊高新区综合执法局法制科副科长 薛建帅:
我们始终践行“执法为民”的理念,在工作中坚持教育劝说为主,加强释法说理,对于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的,签订《首违不罚告知承诺书》,擦亮执法口碑,传递法治温度。通过“事前预防”“首违不罚”等措施,增进了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与信任,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