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潍坊高新区紧扣“学查改”一体推进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带着问题走进企业、深入社区、扎根新兴领域,在基层一线听民声、察实情,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清单变成“民生实事”成绩单,以务实作风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让惠民举措真正暖到群众心窝里。
针对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业务繁忙、分布零散、难以集中的痛点,新城街道府佑社区精准发力,建成全市首个“新新向党”暖“新”驿站,既解决了新就业群体奔波途中的实际困难,又为他们提供了“能量补给站”。
新城街道府佑社区党委书记 李欣:
驿站里有充电设备、空调、应急医药箱等基础的服务,同时我们有一个维修师傅能够提供免费补胎等服务。
从物质补给到精神归属,这座不足30平方米的小小驿站,已累计服务上千人次,真正成为党群之间的“连心桥”,让“党建引领聚合力,贴心服务暖人心”落到了实处。
外卖骑手 刘通:
自从有了这个驿站,我们骑手都可以在这里坐着休息,人在这里充充电,手机在这里充充电。跑单的一些心得一起聊一聊,这里还给我们提供水、交通工具上的便利,维修什么的都很好。
聚焦民生“关键小事”,清池街道清池社区则瞄准安置小区电动车激增带来的充电难题,完成了充电设施的“扩容升级”。前期走访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不少居民为给电动车充电,得把车停到几百米外的旧充电桩处,甚至有人冒险私拉电线,既不方便又暗藏隐患。如今,新增的3处充电棚、237个智能充电桩及20个新能源汽车专用桩整齐排列,让居民充电不再“犯难”。
清池街道清池社区居民 牟介信:
原先的时候那个充电桩离着远,现在才建的这个离着家近一点,充电也方便。
从旧充电桩的“一位难求”到新充电棚的“随到随充”,清池社区用充电桩编织起了便民服务网。此外,社区还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优化服务,让“小事”里的民生温度,温暖着每一个寻常日子。
清池街道清池社区党委书记 王亚宁:
居民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针对我们辖区部分居民出行不便,我们采取了上门送药免费查体等服务。我们还在清宁花园为小区居民新修建了大门,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学习教育过程中,潍坊高新区组织党员干部进基层、进社区调研走访,重点梳理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551个,通过建设普惠性托育中心、新建扩建公办学校、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惠民生举措,目前已推进解决387个。
党群工作部部务委员、社会工作科科长 董波: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以清单化管理和专项整治为重要抓手,围绕群众身边“关键小事”下功夫,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把问题解决、把好事办好,让学习教育成效实现可感可及,群众切身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