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践行】新昌发展区:一杯茶里话民生
来源:潍坊高新融媒  日期:2025年07月08日

高新新闻

千年茶香浸润华夏大地,茶盏间流淌的不仅是东方韵味,更藏着基层治理的温情密码。新昌发展区以茶为媒,创新推出 “以茶为媒 四邻和美” 社区治理项目,在氤氲茶香中架起干群连心桥,解锁基层治理新路径。

在新昌发展区寨子社区健康八号小区,经过几天的紧张施工,12个崭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成投用。社区居民李百川正在给自己的新能源车充电。

高新新闻

社区居民 李百川:

在小区里原来有10个充电桩,到了下班以后充电比较拥挤,有时候都排不上号。增加了小飞象的充电桩以后,不用等排队了,给社区老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很多优惠。

今年,寨子社区新能源车辆增加到近70辆,充电高峰时车主经常因为“抢”不到桩位,要到距离3公里外的地方充电,非常不方便。在一次“以茶为媒”居民议事会上,这个问题被提了出来,扩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社区为民服务清单。

高新新闻

新昌发展区寨子社区党委副书记 徐鹏:

经过我们积极对接第三方公司,经过论证、选址,新建一处12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在家门口充电。新建的这一处汽车充电桩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峰谷阶梯电价,一部分是居民正常电价,可供居民自行选择,进行充电。

从规划审批到设备安装,仅用10天时间便完成第二批12个充电桩的建设,满足了辖区居民的充电需求,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新昌发展区的生动实践。在寨子社区,“以茶为媒” 不仅是品茶闲谈,更是倾听民意、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社区干部与居民围坐茶桌,在袅袅茶香中,找准民生痛点,精准发力。

高新新闻

新昌发展区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张明:

我们利用中华茶文化的社交属性,建立茶议空间4处,每月开展1次居民议事会,及时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形成“需求-提案-落实”闭环机制,推动实现精准化治理。居民逐渐从“被动通知”向“主动参与”转化,与社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茶香飘进社区治理,也飘进居民心坎。每周二、周五,寨子社区老年大学热闹非凡。钩织、唱歌、拍打操等课程丰富多彩,节日里的特别活动更是惊喜连连。谁能想到,这个备受欢迎的老年大学,也曾面临 “无人问津” 的尴尬。

高新新闻

新昌发展区寨子社区党委副书记 单继智:

寨子社区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区,居民拆迁上楼以后,专门打造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设有活动中心、舞蹈室、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室,但是以前老年居民常常站在社区门口晒太阳,却不敢走进来。通过茶话会,我们收集群众诉求,积极链接农商银行等单位开展共驻共建,创办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小小茶盏,盛满民生答卷。截至目前,“以茶为媒” 居民议事会已推动完成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建设、暑期免费托管等 12 项民生实事。在这个过程中,社区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挖掘社区能人和本土志愿者,形成“事有人管、难有人帮、情有人暖”的可持续发展治理生态。

新昌发展区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张明:

目前已挖掘社区能人10名,发展本土志愿者100余名,培育钩织、剪纸等5个社团,累计参与居民800余人次,居民互动频次提升,矛盾纠纷下降,满意度持续提升。下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该治理模式在发展区的复制推广,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凭借创新理念与扎实成效,和议听—“以茶为媒 四邻和美” 社区治理项目入选潍坊市“星光”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潍坊市首届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 项目大赛一等奖等殊荣,成为基层治理的亮眼名片。

编辑: 尹婷婷 郑晓光 责任编辑: 惠敏 二审:李德国 三审:魏颖涛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