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新区以“人才公园+高品质社区”为核心,构建起“人才社区+人才公园+人才会客厅+人才驿站”四位一体的生态空间。
整合周边歌尔学校、商业街区等资源,打造“医食住学乐”15分钟优质生活圈,为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舒适环境。
聚焦人才“关键小事”,潍坊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高层次人才“1+1+N”服务模式实施方案》,设立“高层次人才整链条”服务窗口,整合住建、教体、社保等8部门资源,将落户迁移、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30项高频事项压缩为“一件事”,推动办理环节减少75%、办事材料减少60%、办理时限压减93%,实现人才服务“线上零跑腿、线下全闭环”,全力构建创业无忧“生态圈”。

以“四季浞岛”品牌为轴,策划春季樱花市集、邻里消夏夜、秋季浞水文化节、冬季迎新联欢会等主题活动,打造青年夜校、樱花露营地等特色场景。

同时,常态化举办畅游人才公园健步走、“赏花灯·寻爱情”单身青年人才联谊等活动,为青年人才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推动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依托人才会客厅、启迪之星、校友创业等孵化平台,潍坊高新区搭建起技术经纪人培训、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将“孵化器+”打造成为高新人才之家。
山东双测安全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通过校友孵化器落地,其光纤传感系统开发与搭建项目迅速产业化,目标直指五年内上市。同时,组织高层次人才及相关企业开展“双兴联动,驭势并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资本运作、市值管理专题培训会,为人才创新创业赋能,促进人才交流合作。
出台相关扶持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来高新区创新创业,并设立创投基金和人才科创基金支持初创企业,为人才创办企业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

潍坊高新区推动实施“以才引才”计划,推出科技人才副职、副总“双顾问”工程,从国内知名高校、大型国企选聘领军人才,为企业招才引才打通一条“快速路”。
以山东天维膜为例,傅荣强博士团队在电渗析膜国产化攻关中,依托高新区政策支持,不仅解决子女入学事项,更通过校企合作加速技术转化,历时8年攻克难关,实现电渗析膜国产化,最终打破国外垄断。

组织潍柴等重点企业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对接,推动“科技副总”模式落地。例如,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石侃作为科技人才副总进入山东华滋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圆刀磨切机模块化结构升级研发,成功后设备精度大幅提升。
2025年“海内外学子看家乡”暨春风行动招聘会,吸引1.1万人次参与,提供岗位5000余个,促成高校硕博人才回流。
从高校选聘34名科技人才副职、13名企业科技副总,柔性引进山东大学教授马晓鹏等领军人才。
以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例,由山东大学教授、新力超导科技人才副总马晓鹏引荐、专攻生物医学影像的杨晓丽在加盟新力超导后,利用专业能力为公司补上成像系统、序列开发的短板,帮助企业实现技术跨越。
潍坊校友孵化器通过乡情链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魏鹏等人才,促成光纤传感系统等项目落地。目前,该平台已服务校友146人次,引进山东双测、星舰激光通讯等5个高科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