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高新区,大批中小企业将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他们重视技术研发,聚焦核心技术优势,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创新主体,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家在潍坊高新区成立仅三年的公司,缘何能得到全球知名公司的青睐?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给出响亮答案。在健大精密电子(山东)有限公司,由一台台“私人订制”的精密注塑机生产的高精度产品即将发往世界知名汽车品牌主机厂和国内外消费电子龙头企业。这些产品区别于以往常规的精密注塑零件,大多采用了企业自主研发的一模多腔流道自平衡技术,在保证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前提下,又节省了成本,成为企业依托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典型代表。
健大精密电子(山东)有限公司运营经理 杨济宇:
投入了很多的研发资金,其实是属于三个先进技术的一个集大成的产品。一个是我们模具的3D打印技术,能保证在模具里面冷却的这个平衡性,还包括冷却的效率;另外一个是我们应用了模腔监控技术,实时地看到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的压力、温度的一些数据;同时,我们还应用了自平衡的技术,能保证我们一模多腔的这个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从重量、射出时间、冷却时间这些方面都能得到一个非常好的平衡性的保证。
让企业硬科技“开枝散叶”,加快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应如何厚积韧性和后劲?潍坊高新区用优质的营商环境引企,以葱郁的创新生态育企,出台支持高质量发展 30 条、降低交易成本76 条等力度更大的优惠政策,实现“一企一案”精细化管理服务,精准解决要素配置、市场开拓、政策落实等企业诉求384 个,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健大精密电子(山东)有限公司运营经理 杨济宇:
光电园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给我们很大的协助,从我们确定了厂房,开始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后来投产,到后来又包括我们高企的申请,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这个过程当中都得到了光电园的大力支持。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在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过程中,山东经纬钢帘线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从传统钢铁加工企业向先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变。从一堆废钢材到一卷合格的胎圈钢丝,生产过程要经过上百道工序,拉丝工艺便是其中的前道关键工序。山东经纬钢帘线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拉丝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在拉丝过程中出现的断丝或者表面缺陷是常见现象,却又是影响产品质量的“致命”环节。
山东经纬钢帘线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工程师 陈延华:
有一些暗伤在生产过程中看不出来,它就会流转到下一道工序去,如果还没有检测出来,那最终这个产品就会流转到客户那里去,做成轮胎之后,这就是严重的质量缺陷了。
之前,人工检验难免出现疏漏差错,如今,生产线上多了一双“智慧眼睛”——钢丝缺陷检测仪,可实现“生产不停,检测不断”,24小时对钢丝表面质量进行在线检测。
山东经纬钢帘线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工程师 陈延华:
我们车间目前是有68台拉丝机,每一台拉丝机都已经配上了这种表面缺陷检测仪,我们用放大镜都很难检测到的这种缺陷,机器是可以自动识别出来的,同时对检验人员,包括工序的操作人员都是一个解放,他不用随时去抽检这个问题了。
今年上半年,企业实现收入6.5亿余元,同比增长9.5%,实现产值7.2亿余元,同比增长38%,这只是潍坊高新区加快产业迭代更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潍坊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主体培育、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用好“组合拳”、蹚出“新路子”。目前,全区“四上”企业达到653 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 90%、居全省开发区第1位。(潍坊高新融媒记者:裴悦廷 冯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