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因其便捷性、经济性,已成为居民日常出行优选的“代步工具”。在出行方便的同时,电动车充电却成为不少居民的烦心事。今年以来,新昌发展区聚焦群众实际需要,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充电的难题。
在新昌发展区寨子社区,刚下班的居民王福洲正在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插电源、手机扫码、开始充电计时……整个操作耗时不到1分钟。
新昌发展区寨子社区居民 王福洲:
原先车棚有点紧张,现在又增加了很多充电桩,现在我们充电也方便了,而且电价和正常照明用电电价一样,我们都觉得很方便,现在都推在车棚里,也很整齐了。
寨子社区自2017年交付以来,居民入住率日益提高,电动车使用量逐年攀升,原有电动车棚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为满足居民电动车停车和充电需求,解决“电动车上楼”难题,社区积极联系第三方公司,进行点位走访、选址,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
新昌发展区寨子社区党委副书记 单继智:
我们经过前期的摸底排查、开会讨论,最终确定了新建3处充电桩,改扩建两处,总共增加了185个充电位,改扩建完成以后,能够满足居民的正常使用。
新建扩建电动车棚只是寨子社区“疏堵结合”的其中一招,另一招则是成立红色劝导队。
每天下午5点,新昌发展区寨子社区的“红管家”栾兴斌都会准时在社区各楼栋单元进行巡逻,对电动车规范停放进行文明劝导。
新昌发展区寨子社区党委副书记 单继智:
一方面,我们每天下午5点-7点,安排社区、合作社、物业“红管家”对电动车上楼问题进行及时劝阻,严禁电动车上楼,另一方面及时在居民微信群里发布提醒信息,引起大家足够重视。
目前,新昌发展区已经在各社区和股份合作社区组织起红色劝导队,在浞水苑、健康八号、寨子小区等4个居民小区内统一规划建设电动车充电棚36个,增设充电桩3036个,基本实现了“一户一桩”,有效规范居民停放电动车。(潍坊高新融媒记者:冯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