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潍坊高新区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动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引导企业加快绿色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在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展厅里,看着一台台代表新动能的磁悬浮动力装备产品,公司董事长李永胜满怀信心。在他眼里,这些凝聚科研人员创新结晶,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磁悬浮系列产品,将为天瑞重工这艘大船,装上“核”动力驶向“蓝海”。
“技术研发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年天瑞在磁悬浮技术上的投入成效显著,正进入爆发期。”李永胜说。
天瑞重工基于磁悬浮技术,研发生产的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冷媒压缩机等系列产品,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一经推出就备受关注,成为国家“双碳”战略下的“香饽饽”。
潍坊高新区出台《全面深化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梳理出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2个千亿级产业链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磁技术产业链3个百亿级产业链,实行“链长制”。通过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实行“一名区领导包靠、一个责任部门跟进、一个服务专班靠上、一套实施方案引领”工作模式,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双招双引”、政策扶持等工作,广泛链接高校、银行与研发、基金、人才、工业互联网等服务机构,实现精准高效地建链、补链、强链。
“潍坊高新区给我们代建厂房,同时还在建设二期、筹建三期。我们还有一支能打胜仗、敢于创新的技术研发团队,形成了7个研究所,建成了山东省磁悬浮产业技术研究院。”李永胜说。
“全国制造业看山东,山东制造业看潍坊”。抓住产业发展机遇,乘上国家战略东风,叫响制造业潍坊品牌,推进传统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新区是主阵地之一,以“潍坊制造业看高新”的使命担当,引领示范,责无旁贷。除了成熟的优势产业链企业发力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一批新能源领域的后起之秀,也在潜心研发,寻求突破。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000万辆,按最低3:1的比例,需要1000万台充电桩,到今年五月份全国充电桩的保有量大概只有300万台。”山东中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效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充电桩需求激增,这对于成立不久、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研发生产的中潍科技来说是重大利好。
据了解,中潍科技与中科院合肥智能所合作研发生产的大功率智能充电站,为续航400公里以上的电动汽车充电,二十分钟以内即可充满,通过5G和后台管理系统连接后,还可以远程实时监控充电站系统内所有运行数据、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储能和光储充领域发力,创新发展,已经推出了两款储能充电新产品,正在进行第三方测试。”王效杰自豪地说。
高新区将结合当前开展的主题教育,创新工作思路,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和现状,以产业链为基准,引导各企业加快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催生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向着千亿级国家高新区目标阔步迈进,促进主题教育落实落地,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