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一小步”,就是基层治理迈出的“一大步”。新城街道以“一一五三三”思路举措为引领,以主题教育为抓手,创新“党建引领·三元共治”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系列民生“微实事”和一个个居民家门口的“微变化”,汇聚成一股股幸福暖流。
1、机制创新打开“共治共享”新格局
蓉花社区指导北海公寓成立小区党支部,实现“小事小区定,大事社区帮”;凤凰社区探索完善“社区合伙人”“孝德红色联盟”等治理模式,聚合社会组织共建共治;谭里社区指导景慧佳园小区成立物管会,引入“红色物业”入驻,让“三无小区”变身“幸福小区”……
2023年,新城街道创新“党建引领·三元共治”社会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自治力量、社会组织合力,绘出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
在新城街道的持续推动下,东方社区工商局小区、城郊检察院小区两个20余年房龄的老旧小区,创新推行“临近小区合并管理,引入物业共享服务”新模式,引进专业物业入驻,让小区摘掉了“三无”的帽子。在推进过程中,街道和社区党委与业主代表、业委会多次沟通协商,并进行业主实名签字表决,仅用4天1晚,就征得60户业主100%参与,两个小区共同使用一个物业服务单位的意见顺利通过。
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三元共治”治理模式优势,新城街道以社区党委为统筹,广泛链接公益队伍、“双报到”单位、共建单位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成立社会组织32家,组织专业社工参与10类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50余场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864次,撩动基层治理“新活力”。
2、“智理”赋能聚力打造善治社区
自2023年10月7日,新城街道网上诉求办理平台——“干群连心码·民情收集站”全域上线以来,很多居民都通过它解决了自己的烦心事,“民情码”以有温度的服务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实现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目前,街道依托“民情码”已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诉求161件,即时解决率达98.1%。
“建议小区在早晨上学送娃高峰期开放小区北大门,方便我们送孩子……”2023年10月12日,锦城社区“民情码”平台收到多位北大锦城小区居民提报的关于小区北大门开放的同类问题,社区立即赶往小区,联合物业经理现场了解情况。
据悉,北大锦城小区北门对面为东明学校,早上上学高峰期拥堵现象较为严重,社区协调物业在早高峰加开北大门,指导物业增派安保力量现场引导,方便居民安全、便捷地送娃出行。开放当日,便收到居民的好评点赞。
金马怡园小区建于2003年,起初小区规划建设时门口并未设置门禁,小区内常有乱贴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发生,让物业和居民十分头疼。近期,金马社区积极对接潍坊金宏泰置业有限公司,针对金马怡园小区安装门禁问题进行协商,最终潍坊金宏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14万元在小区7个出入口安装了门禁,并向居民发放门禁卡1.5万个,结束了金马怡园近20年的“半开放式”管理,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是回应了群众诉求。
3、惠民“暖事”为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小食堂”凝聚起“大民生”。为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近年来,新城街道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扎实开展助老食堂建设工作,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养老服务红利,全面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日,在志远社区东金蔴老街礼餐厅,不少居民临近中午就来排队、取餐,十余个菜品陆续出餐,散发出阵阵饭菜香。70多岁的社区居民辛大爷对餐厅赞不绝口:“我家就住附近,经常来这里吃饭,合作社对我们老年股民有就餐补贴,又便利又实惠!”
老年助餐服务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2023年,新城街道建成助老食堂16处,均面向辖区老年人及居民开放,在丰富食堂菜品、注重营养搭配的同时,严格按照标准,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和食材采购关,让每位就餐的老年居民都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此外,为服务辖区“一老一小”困难群体,新城街道党工委组织各社区面向全区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困境老人发起了“微心愿”征集活动,根据微心愿清单,爱心人士和爱心团体以自愿的形式认领一个或多个“微心愿”,为困境居民点亮“新希望”,助力社区“微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