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总数达到504家 发力未来产业看高新“质”变
来源:潍坊高新融媒  日期:2023年12月11日

“在氢燃料电池里面,对膜的厚度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小于20微米,大概只有头发丝的1/5。”膜材料是氢燃料电池生产的关键材料,在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里,研发中心主任李晓玉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研发的用于制造氢燃料电池的碱性聚电解质膜。

目前,氢燃料电池生产使用的质子膜,需要用到贵重金属铂做催化剂,催化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电能,但是受铂资源限制,质子膜燃料电池无法大批量应用。瞄准这一堵点,山东天维膜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碱性聚电解质膜。“碱性聚电解质膜是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当年开始研发,2022年底实现产业化,现在属于国内首创。”李晓玉说,不使用贵重金属做催化剂,实现质子膜替代,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d4c2bee861cca239fc81411a74b1f7cf

深耕膜材料研发多年,在做强原有海水淡化和工业废水酸碱盐综合利用两大板块基础上,山东天维膜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抓住当前新能源发展机遇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除了聚电解质膜以外,我们还布局了一/二价离子分离膜和双极膜。”李晓玉告诉记者,我国锂资源相对匮乏,且主要蕴藏在青海、新疆、西藏的盐湖当中,提取过程困难,而他们利用膜分离技术可实现盐湖提锂。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锚定“高”和“新”的发展导向,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发力未来产业谋求质变。目前,高新区内不仅有潍柴、歌尔等行业巨头,还聚集了一大批像山东天维膜一样,产业布局新、研发实力强、未来可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潍坊高新区积极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借外部智力,补足创新发展短板。其中,潍坊聚能电池有限公司依托与青岛大学联合共建的“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潍坊分中心”,不断提升公司研发能力,目前已取得与锂离子电池相关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整个新能源行业,无论是动力市场还是储能市场,这几年发展都非常快,我们把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主攻方向,同时跟上钠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做大企业规模。”潍坊聚能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纪磊说,他们还时常邀请技术专家——山东理工大学原校长、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张铁柱到公司,就废旧电池、退役锂离子电池修复等内容进行探讨。

蓝色智谷2

日前,山东省科技厅公布2023年第九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潍坊高新区23家企业入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总数达到50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再创新高,创新型主体规模持续壮大。(潍坊高新融媒记者:聂玉金)

编辑: 聂玉金 责任编辑: 董春晖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