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创新创造的生力军。高新区持续锚定“高”和“新”的发展导向,按照“以大带小、协同共生”的发展思路,推进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深耕主业、提升品质,激活企业创新一池春水,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位于联东u谷·潍坊元宇宙配套产业园的山东海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软件“HiAI” ,可以凭借机器视觉检测产品的细微缺陷。曾经,这个难题只能依靠国外技术公司解决。
山东海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籍永强:
2019年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项目,它是检测非常细小的一个电子产品上面的一个划伤,但是利用我们传统视觉来检测的时候,传统视觉算法无法满足这种多变、非标准产品的检测。当时有一家国外的公司,利用他们的软件采集了大批量的样本来做这种训练和识别,把这个缺陷问题予以解决,所以基于当时的那种状态,我们也要做一款类似的软件,甚至比它还要简单易用。
2020年,企业开始着手研发“HiAI”深度学习软件,三年磨一剑,今年2月份产品正式投放市场,成本较同类产品降低近50%,能够满足目前大部分工业在线缺陷检测的要求,实现了国内高精度智能缺陷检测领域的补短板、锻长板。
山东海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籍永强:
我们这个设备上线以后它是完全由机器自动来判别这个缺陷的位置、大小还有它的状态信息,所以说导入到我们的运行软件里,它就可以根据我们已经学习到的这个历史的经验信息,来对新的产品做缺陷的识别和检测。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毛细血管”,也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潍坊光电产业园,一家成立仅5年的公司,却拥有18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成为国内声发射无损检测领域的领军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八通道光纤声发射系统,属国内首创。
山东双测安全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 曹聪:
我们是唯一一个国内做这个产品的厂家,能适应极低温,能达到负200多度,将近负300度左右。
你潜心研发,我精准服务。潍坊光电产业园服务中心实施服务企业专员制度,解决科创企业在创业之初所遇到的痛点难点,在企业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等每一个角落实现“全方位”服务,当好企业发展的“后勤部长”。
潍坊光电产业园服务中心招商部部长 孙洪田:我们积极为它申报高端人才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包括政策方面的支持,积极协调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给做业务培训。
让中小企业这个“关键变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 357家、全市最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8 家,“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市第1位。(潍坊高新融媒记者:裴悦廷 冯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