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高新区“红链兴业·一核四驱”产业链党建品牌新闻发布会。潍坊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李连伟;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庄国磊;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区两新组织党委书记杨涛;高新区生物园党委书记、主任,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书记张卫东;高新区光电园党委书记、主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党委书记陈凌云;高新区经发局党委书记、局长,磁技术产业链党建联盟理事长韩滨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高新区是全市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高地。今年以来,高新区按照市委“七个加力突破”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抓产业、上项目,在全市率先打造“红链兴业·一核四驱”产业链党建品牌,聚焦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元宇宙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磁技术、预制菜等产业集群,成立3个产业链党委和3个产业链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驱动组织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四链融合”,实现“党建红”和“产业蓝”的双向赋能、双向奔赴,为开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实支撑。主要围绕丰富拓展品牌内涵,加强四个体系建设。建强产业链党组织。打破条块分割,依托专业园区、部门、“链主”企业组建产业链党组织,将不同隶属关系的产学研、上下游企业党组织全部纳入,辐射链上企业党组织112个、企业462家。提升“两个覆盖”质量。在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选派党建指导员,对新招引链上企业,推行“四同步”党建孵化工作法。发挥两个实质作用。深化党员生产管理服务岗、生产技能示范岗、市场销售模范岗、科技研发先锋岗和安全生产责任区“四岗一区”和“红色车间”创建,激励党员职工立足岗位当先锋作表率,创建“四岗一区”模范岗位和责任区域118个、打造“红色车间”培育对象5个。二、致力构建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全链条联动体系。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和金融、人才、厂房等要素,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累计为链上企业提供点单式服务160余项。组织130余家链上骨干企业参与研发项目“揭榜挂帅”“军令状”“先锋攻坚”,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项。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建立联合主题党日制度,开设产业发展创新论坛、产业招商推介会、“企业家下午茶”等多主体、多层次交流平台,推动企业共商共议,共解发展难题。搭建项目合作平台。围绕产业固链强链补链,编制产业链图谱,推动链上企业开展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36项,打通产业链堵点、断点。三、致力构建有呼必应、拴心留人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开展接诉即办服务。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制度,搭建“企业有话说”“码上办”等线上平台,推动政策第一时间直达企业,企业反映的问题接诉即办。做实组团式服务。对每条产业链落实“1个专家顾问团、1个政策对接包、1个主办银行、1个法律服务团”“四个一”服务机制,组建专业对口、结构互补、协同高效的帮扶团队。建立产业链人才引进清单11个,每季度举办“院士大讲堂”“博士开放日”“人才沙龙”等人才对接活动,今年累计招引紧缺急需人才600余名。集聚各方服务资源。整合企业群团组织、驻地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形成服务企业发展合力。探索开展“红色直通车”企业行活动,组织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定期提供“巡回服务”,协调解决企业融资、土地、技术、招商等方面难题400余个。强化人才支撑。按照“一链两员”标准,为每条产业链配备至少1名“红链”党务专员和1名产业服务专员,试点两新组织党务干部专业化管理。强化阵地支撑。规划建设集教育培训、集成服务、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新区两新红领学院,构建“两新红领学院+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链上企业党群服务站”三级阵地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强化资金支撑。为每个产业链党组织每年拨付党建工作经费,为新组建的企业党组织发放启动经费,强化分类指导、定期评比展示、推动争先创优。
请问张卫东主任,在推进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建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党委是如何运行的?服务“链上”企业都有哪些具体措施?
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成立以来,探索建立了联席会议、活动轮值、吹哨报到、述职评议等工作制度。一是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邀请部分链上企业党组织书记、出资人参加,采取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交流党的建设、企业管理、市场经营等方面经验做法。二是活动轮值。实行“大型活动一起办、党建活动轮流办、特色活动专业办”,建立企业活动清单,由链上骨干企业轮值牵头开展活动,已联合举办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党员活动5次,博士论坛、创业大讲堂等人才活动3次,驱动发展要素集聚、产才深度融合。三是吹哨报到。推动建立“日常问题党务专员协办、重点问题产业链党委领办、专业问题职能部门承办、疑难问题联席会议合办”的快速反应机制,做到第一时间“应哨”,合力解决企业党建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四是述职评议。每年组织产业链企业党组织向产业链党委述职,对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企业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好地服务“链上”企业,重点打造了“三个工程”:一是“红链领航”工程。由产业链党委牵头,聚集全区生物医药企业党组织18个、覆盖企业247家,形成产业链党委抓统筹、党建专班抓服务、链主企业抓带动、链上企业抓推进的党建工作体系。园区获批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小镇,是全省该行业唯一,为全区生物医药产业打造了新的名片。二是“红链共融”工程。牵头组建潍坊市生物医药产业联盟,覆盖全市60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推动链上企业抱团加速发展。今年1-9月份,园区实现营收101.28亿元、同比增长8.12%。三是“红链聚才”工程。依托博士后党支部、青年人才党支部,优化党员人才管理和交流,开展企业党员领航表率行动,2人新获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铜奖,1人入围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歌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全球产业发展布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请问陈凌云主任,产业链党委是如何引领推动产业发展的?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党委,是依托链主企业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以潍坊光电产业园链上企业为基础组建的。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高新区党工委“拼经济、抓产业、上项目”目标任务,以产业链思维系统谋划产业发展,将党建引领的“组织力”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生产力”,赋能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三基地一集群”,获批全市唯一山东省首批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试点建设单位。重点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红色堡垒建在链上。将“党建链”嵌入“产业链”,通过成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党委,强化党建引领,凝聚组织合力。以组织链牵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联动、优势互补,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二是创新引擎装在链上。党委深入产业链一线开展调研,摸清人才底数,一企一需建立紧缺人才目录。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高端创新型人才作为引育重点,加强与中科大、山大、潍坊学院等市内外高校、职业院校人才订单式培养,扩大技术人才和“蓝领工匠”队伍,集聚产业链“高精尖缺”人才,打造产业集聚、企业汇聚、人才广聚的区域创新发展高地。三是协同联动聚在链上。统筹整合土地、产业、人才、技术等各方面资源,推动链上企业以大带小、以强扶弱、全链合作、互促共赢,着力打通中小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在抱团发展中建设联系更紧、合力更强、质量更高的产业链条。四是服务赋能抓在链上。产业链党委定期收集汇总企业政策、资源、项目等“需求清单”,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店小二”精神,到企业生产一线听心声、解难题,做好企业用工、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保障和对接服务,加大对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开展全流程、递进式、差异化政策推送,打通惠企政策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为产业链上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高新区目前正在加快打造千亿级磁技术产业集群,请问韩滨局长,产业链党组织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高新区磁技术产业链党建联盟是依托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主要打造了以“聚磁力、强磁力、润磁力、延磁力、优磁力”为主要内容的“红磁”党建品牌。一是建强组织聚磁力,驱动党企深度融合。坚持政治引领与企业经营目标同行、思想同心、行动同步,充分发挥磁技术产业链党建联盟龙头带动作用,集聚上下游链上企业共同做大做强。联盟常态化开展党组织集中覆盖行动,组织链上企业抓好生产管理服务岗、生产技能示范岗、市场销售模范岗、科技研发先锋岗和安全生产责任区“四岗一区”创建。二是创新平台强磁力,驱动发展要素集聚。深化与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交流合作,整合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等平台,搭建产业发展创新论坛、产业招商推介会等合作渠道。建立链上企业研发项目组队攻坚等机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瓶颈制约。三是人才共育润磁力,驱动产才深度融合。设立招才引智专岗,配备人才服务专员,采用岗位聘用、聘请特聘专家等方式引育专业人才。新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山东磁悬浮动力装备(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四是做优服务延磁力,驱动营商环境升级。联盟开展“红色直通车”企业行活动,邀请区直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巡回服务”,解决企业融资、土地、技术、招商等方面难题。开展“青春四季”助力青年人才成长主题活动,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五是信用建设优磁力,驱动企业发展提效。联盟打造“党建+信用”模式,开展链上企业诚信建设示范我先行主题活动,用良好的信用体系赋能企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