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非遗面塑“圈粉”国际友人
来源:潍坊高新融媒  日期:2023年08月11日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面塑制作,太有趣了。”

“没想到面团也可以用来做出精致的艺术品,中国的文化需要我们慢慢去感受。”

……

近日,新城街道富华社区面塑工作室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潍坊职业学院国际留学生。这些不同肤色的外国朋友们,不仅现场体验了一把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与市级面塑代表性传承人赵日文探讨交流中国文化。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的关键是手稳,掌控力很重要……”赵日文给大家详细讲解面塑发展的历史,并现场演示指导面塑制作技法。一捏、一揉、一搓,用小刻刀灵巧地点、切、刻、划,片刻之后,一个精致的花瓣便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手上。

沉浸式的体验让留学生们感受到了“触手可及”的非遗魅力。看着老师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众人直呼“Amazing!”。尽管语言不通,很多人又是初次尝试,但难不倒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国友人们,通过动作、眼神交流,大家学得有模有样。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活动,我们在这里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制作了面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来参与、体验一下,很有意义。”潍坊职业学院留学生Abubakar Abdul Rashaad在体验非遗项目的同时,不时与非遗老师交流学习。他很珍惜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每一次机会,同时,也把中国的故事分享给海外的朋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喜欢中国。

如今,非遗传承人们也在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讲好非遗故事,让中国非遗更好地融入国际舞台。

“2015年,我们受邀参加了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当展示出我们的非遗作品的时候,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赵日文回忆道,现如今,以中国非遗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商贸活动越来越多,向国外友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成为越来越多非遗传承人的共识和使命。(潍坊高新融媒记者:柳翠瑛)

编辑: 柳翠瑛 责任编辑: 董春晖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