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
高新区金奖1项、银奖1项,优秀奖2项
总数占全市预获奖总数的80%
创历史新高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主动噪声消除ANR
耳机的啸叫抑制方法和装置”项目
预获中国专利银奖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项目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水冷式凿岩机”项目
预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高新区围绕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以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和“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为抓手,持续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营商环境,全方位做好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工作。截至目前,全区有效发明专利量占全市总量近一半,其中维持10年以上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市的1/3,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1倍。日前,又被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全市唯一。做优做强创新企业梯队。完善“骨干引领,梯队跟进”培育模式,以潍柴、歌尔、天瑞重工、浪潮华光等重点企业为标杆,加快培育“科小—高企—瞪羚—隐形冠军、独角兽”优质企业矩阵,深度挖掘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专利培育优势明显的专精特新企业,做优做强科技创新主力军,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优势企业12家、贯标企业165家。有效激发企业创造活力。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主战场,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项目,实施25个专利导航工程,定期组织高价值专利培育专业培训,强化产业发展方向、定位、路径分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助力企业优化专利布局、做好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进一步把牢在动力装备、磁悬浮等领域的“话语权”。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印发《潍坊高新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工作方案(2022-2025年)》《潍坊高新区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的制度体系。聚焦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联系服务百企行动”,选派业务骨干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力解决知识产权难题92个,指导企业成功申报中国专利奖23项、省专利奖28项、市专利奖105项。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坚持技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强化平台赋能协同创新,加快构建“产业创新+应用创新”的雨林型生态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创造、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以磁悬浮技术领军企业——天瑞重工为主体,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山东磁悬浮产业技术研究院,布局7个省级创新平台,获批组建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争取在该领域形成超过100项国家标准,为我省引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争得了“主动权”“话语权”。提升产权品牌价值。实施品牌价值提升计划,引导企业发挥商标与专利的组合效应,提升品牌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破解商标注册审查时间长、核准难度大等瓶颈,研究制定商标品牌培育发展方案,落实专人“一对一、一站式”全程指导服务,加快构建“储备——争创——培育”三位一体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格局。目前,全区商标注册总数达到10598件,13家企业入选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3家企业入选首批“好品山东”。推动“知产”变“资产”。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搭建“政银企”沟通协作平台,定期召开金融产品推介会、质押融资政策宣讲会,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商用化。截至目前,累计助力企业获得融资15.3亿元、贴息869万元,及时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财富”。

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护航企业创新发展
坚持高位推进。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同步组建发明专利工作专班,确保政策制定、资金兑付、诉求解决等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加速汇聚建设知识产权强区的工作合力。强化维权援助。成立潍坊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高新分中心,依托园区平台设立快速维权站点15处,形成覆盖全域的“一中心多站点”立体保护网络,确保知识产权维权纠纷第一时间发现、受理并解决。今年以来,对外提供信息咨询和维权服务123次,处理知识产权类投诉举报24起,为11家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处结率、满意度均为100%。深化多维联动。在区检察院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选调4名业务骨干专职从事知识产权案件办理工作,提升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精准打击力度。整合行政、司法资源,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协同保护机制,出台《不起诉案件移送行政处罚办法》,加快形成“一站式保护、全流程服务、多元化解纷”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双向移送违法、犯罪线索18项,追缴违法所得10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助力高新区跃居全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百强榜”第2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