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向来车,注意安全……”在潍坊高新区潍水东街,一个会播报、能提醒的交通警示灯牌正在发出“温馨提示”。
潍水东街是高新区进出城区的主要道路,来往大型货车川流不息,周边小区密集,人流、车流来往频繁,是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点段。对此,高新区大数据中心、潍坊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新大队会同专业技术团队密切协作、综合研判,试点安装“支路哨兵”,提升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水平。“‘支路哨兵’通过雷达预警、视频监控、警示灯闪烁、LED屏显示、语音播报等方式,让路口交叉通行的各方向人员车辆都能提前感知到路况信息,及时提示前方路口交汇处有车辆汇入,实现路口通行双方安全通过。”潍坊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新大队民警刘敬涛告诉记者。
在高新区,不仅有“支路哨兵”的体贴入微,还有铁面无私的“硬核门卫”。近日,记者在潍柴集团林德液压工业园区停车棚看到,这里安装了一套头盔智能道闸系统,凡是佩戴头盔驾驶电动车、摩托车经过的职工,系统会自动放行;未佩戴头盔的系统会进行语音提醒,但道闸不会放行。据潍坊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新大队二中队指导员林坤明介绍,这套系统可以实现“无接触”式管理出行,引导居民文明出行、安全出行,最终养成行动自觉的良好习惯。
今年以来,高新区积极探索大数据、新型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逐步向精细化、精准化、微场景延伸,创新服务桥涵防汛、校园安全、城管执法、交通执法、社会治安等多个场景的应用。
“全息感知系统建设”是高新区应用新技术、大数据服务民生的又一有力举措。“通过搭建全息感知视频分析平台,将海量监控转变为秒级检索,实现从‘汗水图侦’向‘智慧图侦’的转换,第一时间发现布控人员的活动轨迹,实现‘早发现,早预警’的目标,极大提高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潍坊高新区大数据中心电子政务与数据管理科副科长李路说。在校园安保场景创新应用中,高新区将校园及周边全面纳入全息感知体系,在校园及周边共计安装前端智能感知设备110个,实现全区高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出入口周边智能前端设备全覆盖,全力保障校园师生安全。
下步,高新区将积极发挥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挖掘微治理场景建设,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将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入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让城市管理更智慧,让城市运行更安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