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2023年度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动员暨政策宣讲会召开,会议主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总结2022年全省高企认定情况,部署今年工作安排,同时对高企培育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交流。济南、临沂、东营三个地级市发言,潍坊高新区作为全省唯一国家高新区作典型发言。
作为全省高企工作的重要大会,缘何潍坊高新区作典型发言?在于其“高企倍增”做法的可复制性,其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翻天覆地”的格局,无不折射出:创新实干担当已成为潍坊高新区最鲜明的气质、最强劲的动力、最澎湃的激情。
潍坊高新区历来高度重视高企工作,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潍坊高新区敢于自我加压,突破无极限,挑战不可能,在全省国家高新区中率先实施“高企倍增”三年行动,新培育高企数量连年突破增长,是自1992年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28年来总数量的2.3倍,超额完成了“高企数量翻番”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工作强不强,关键在领头羊。潍坊高新区强化组织实施,凝聚工作合力。突破惯性思维,打破部门藩篱。在组织领导上,成立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高企倍增工作确定为全区“一把手”工程,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在任务推进上,将高企引育任务分解量化到各成员单位,并纳入全区差异化绩效考核,强化考核问效;同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研究推进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在作风引领上,倡树“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攻坚精神,把“高企倍增”工作成效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攻坚能力的考场和赛场,工作干劲竞相迸发,形成了“全区总动员、全员抓高企”的浓厚氛围,破解了高企倍增“能不能”的疑问。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潍坊高新区锚定任务目标,构建培育体系。坚持有解思维,拿出硬办法,打好组合拳。注重精准培育,建立高企成长培育库。参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围绕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核心指标,对全区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遴选出有申报意愿的潜力企业,按照“宽进严管”原则纳入高企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建立起“发现一批、服务一批、申报一批、认定一批”全面推进的高企梯队培育体系。坚持平台联动,打造高企发展策源地。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与光电园、生物园、软件园等双创平台和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联动U谷等专业园区的协同联动、融通发展,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四位一体全过程孵化平台体系,实施“小升高”“规上高企化”“高企规模化”三大工程,引进优质增量企业、培育壮大存量企业,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孵化成长为高企。强化政策撬动,树立高企激励风向标。先后出台《潍坊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潍坊高新区支持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对首次认定的高企和新引进的高企均给予30万元奖励,对重新获得认定的高企给予10万元奖励,园区每培育或引进1家高企给予10万元奖励,以真金白银激发高企引育工作积极性,打通了高企培育“行不行”的通道。
培育好不好,服务是先导。潍坊高新区用心用情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每个人都是高新区的营商环境”的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深入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探索建立以科技政策、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七科”服务模式,持续开展“科技企业大走访”活动,服务企业800余家,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棘手问题600余项。强化专业保障。设立高企培育辅导专项资金,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中介机构库,对高企培育库入库企业进行“点对点”全过程辅导服务,加强高企的源头培育,全面提高了高企培育工作成效。提升政策素养。整合集成科技、财政、税务、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资源,开展“科技大讲堂”系列活动20余场,对全区干部职工进行高企政策专题培训,全面提升高企申报质量,得到了企业一致好评,打消了高企成长“难不难”的顾虑。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一直以来,潍坊高新区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好创新之路、坚定不移做好高企培育工作,是这座城市一直以来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时间长河,静观之时,往往风平浪静。蓦然回望,才能体会波澜壮阔。今日之潍坊高新区,如大潮奔涌、如细雨润泽,越来越多的创新主力军,源源不断激发出澎湃动能,创新浪潮,奔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