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治参考》刊发《潍坊高新公安“三联”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从“警民联调”实现“矛盾不上交”、“警民联防”实现“守护不打烊”、“警民联治”实现“平安不出事”三个方面,重磅推介了潍坊高新公安“三联”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经验做法。
潍坊高新公安“三联”机制
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2019年6月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坚持“一针一线”织密治安防控体系,蹚出了一条以“警民联调、警民联防、警民联治”的“三联”机制为载体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在警民同心中聚起了平安建设的“硬核力量”。2022年1月至11月,辖区“零发案”社区、村居高达87.9%,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平安。
“‘三联’机制的本质是公安主导,鼓励发动基层群众参与群防群治,通过多元主体通力协作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获得感。”潍坊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公安分局局长王若水说。
“警民联调”实现“矛盾不上交”
将各类矛盾风险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是“警民联调”机制的目标。以东明路派出所警情数据为例,2021年纠纷、求助类警情占全年接警量的83.5%,耗费民警大量时间和精力。“‘警民联调’把有限的警力从复杂的矛盾纠纷调处中解放出来,让民警把更多精力放在巡逻防控、侦查破案等工作中,实现矛盾萌芽状态化解与基层警务减负双赢。”东明路派出所所长冯培明说。
高新公安分局聘请群众基础好、善于做调解工作的专职调解员,派驻到辖区派出所,主要负责调解110受理的因征地拆迁、产权纠纷、邻里矛盾、劳动争议、生产经营等产生的民间纠纷以及符合调解范畴的治安案件。“警民联调”实施以来,全区年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800余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80%以上,从源头上预防了信访问题的产生,实现了调解主体归位、纠纷合理分流、警力有效释放、群众满意度提升。为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高新公安将“警民联调”服务延伸,在社区、村居、企业设立联调分中心,在社区民警主导下,充分吸纳乡贤人员、党员干部、物业楼长等调解资源,建立老百姓家门口的“移动调解室”。目前,全区设立3个驻企联调室、2个驻高校联调室、10个社区联调室。其中,新城街道新邻里社区联调室成功化解艺景嘉园小区电梯安装等纠纷120余起,受到群众好评。为加强日常调解工作的规范管理,高新公安总结归纳“取证、移送、联调、处置、归档”五个关键环节,实行一事一卷、一案一卷。每月将受理的矛盾纠纷清单、办结处理情况等形成台账,报送区综治中心和街道发展区登记备案。调解员实行“底薪+补贴”的工资制度,采取“以案定补”的办法,根据调解案件的复杂程度和社会影响力,分类确定补贴标准。目前,落实“以案定补”近5万元,调动了调解员工作积极性。
“警民联防”实现“守护不打烊”
“警民联防”机制建设中,高新公安建好公安专业巡逻、企事业单位保卫组织、村居治保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四支队伍”,打造“大巡防”工作格局。
为了做好公安“专业巡”,高新公安分局创新推行“车巡+步巡+视频巡”巡逻方式,建立特巡警主巡(一级巡防)、派出所“有警接警、无警巡逻”(二级巡防)和机关大队重点时段巡逻工作机制,将警力最大限度摆到街面,做到“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 社会“联动巡”中,在高新公安主导下,大力发展以企事业单位保卫组织、村居治保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为主的“第三级巡防”,目前全区建成人防队伍195支、囊括各领域2000余人,织密了巡防网络,压缩了发案空间。 为做好重点“精准巡”,高新公安坚持“巡逻跟着警情走”,根据发案规律及特点,科学调整巡防时间、巡防路线和驻守点。同时,加大对辖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巡防力度,严厉震慑违法犯罪。2022年1月至11月,全区可防性案件、侵财性案件分别同比下降34.6%和27.8%。
“警民联治”实现“平安不出事”
高新公安分局推出“平安指数”机制,综合各社区、重点单位(部位)、居民小区违法犯罪警情和问题数据进行测算,结合案事件数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对应表示“优秀、良好、平稳、较差”四种平安状况。
高新区每月组织一次分析研判例会,由综治中心牵头、公安分局主导,各街道、公安派出所、社区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对较突出的治安问题、复杂矛盾纠纷等进行通报、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治理、管控措施,协调开展整治工作。综治中心、公安分局每月发布各社区、居民小区、重点部位(单位)“平安指数”,对街道、社区进行排名通报。对当月红色等级(即平安状况“较差”)和连续三个月红色等级的,由综治中心向所属街道发展区分别下发《预警通知书》和《挂牌整治通知书》,属地街道发展区负责人约谈被挂牌社区、小区物业、企业单位保安部负责人,并责令限期整改落实。2021 年以来,针对“平安指数”暴露出的治安漏洞,高新公安督促社会单位落实平安建设主体责任,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累计整改治安隐患625处,部分小区监控、路灯、围墙等设施不完善以及个别物业保安力量不足、年龄偏大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各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建立破案攻坚专业队、情报研判专业队、法制服务监督专业队三个“快速反应专业队”,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电信网络诈骗等侵财性犯罪,全区最长连续六个月入室盗窃“零发案”,2022年1月至11月,全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同比下降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