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新昌经济发展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居民融合为目标,深化小区治理,积极推进股份合作社、开发公司、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双报到”单位、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探索建立了“一核多元 融合共治”的小区治理模式,解决了一批矛盾和难题。
01社区党委统领 多元融合共治
为了更好地破解治理难题,发展区完善社区“大党委”制度,主动吸纳物业公司经理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成立物业联合党支部,实现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100%;完善“精·红”网格化管理,合作社干部和物业人员担任楼宇“网格红管家”,确保责任到位、包靠到人;定期召开“多方联席会议”,形成小区治理常态化联动机制,有效解决物业管理、小区治安等问题768个,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消防安全一直是困扰着棚改安置小区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少消防设施已经超过质保期,维修难度大,费用高。
新昌经济发展区浞水社区迎难而上,社区党委牵头联系街道物业办、安环办、开发企业、物业公司等召开“多方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协同推进整改进度。消防中控室控制面板、烟感器线路与楼栋信息不匹配,需要一一进行现场确认,费时费力,社区“红管家”不怕麻烦、密切配合,与维修人员跑遍每一栋楼确认信息,利用10天左右时间完成信息匹配,解决了整改过程中的最大难题。
02畅通服务渠道 分类精准施策
发展区从群众身边的小事抓起,从痛点、难点解决起,从“细枝末节”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面对小区人口多、日常事务繁杂的境况,寨子社区建立起“红管家”微信服务群,通过居民反馈问题,进行归集分类,提供精准服务。社区自办问题,协调物业公司在24小时内尽快协调解决;上级协办问题,上报发展区联系相关部门协商解决,并于3日内回复办理情况;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则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
家住寨子小区的王者随通过微信服务群反映地下车库管道漏水的问题,红管家和社区工作人员立马便携带工具赶到现场进行问题排查,及时更换了水管。仅一二月份发展区便解决居民各类需求986件。
03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幸福指数
发展区厚植为民情怀、增进民生福祉,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
“这个小板凳真是太方便了,让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可以坐一坐,你们想得真周到!”家住健康八号小区的84岁居民李杏芳坐着小板凳上电梯,不时夸赞道。
社区“精·红”网格红管家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老人们在乘坐高层电梯时站立较累,希望能够设置座椅,让他们可以“歇歇脚”。经过多方实地调研,发展区联合新昌社工站、潍坊春雨义工先后把285个爱心小板凳投放到小区电梯内,方便老人乘梯使用。
发展区强化与居民互动交流,以关爱老人、儿童、特殊群体为重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各方力量资源,积极开展“快乐成长”暑假托管驿站、老年人免费义诊、学雷锋志愿服务、节日慰问困难家庭等“五为”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居民幸福感,提升社区服务认可度。
下步,新昌经济发展区将继续深入完善“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小区治理模式,全力攻坚解决棚改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