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战鼓催征。节后第一天,全市工作动员大会吹响“抓落实、求突破、拼经济”的冲锋号。高新区迅疾行动,用两天时间现场观摩点评,对各街道(发展区)、园区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双招双引”、社区治理、民生保障等进行现场考评。
高新区以此次观摩点评为契机,动员全区上下坚定信心抓落实,振奋精神求突破,全力以赴拼经济,牢牢把握“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示范区,潍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重要增长极”的定位担当,紧起来、动起来、干起来,跑好开局“第一棒”,踔厉奋发、实干争先,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拼产业发展——
“优”“扩”并举寻突破
拼经济就是拼产业。起步攻坚,高新区向最关键处发力、向最核心处突破。高新区坚持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一起做,倡树“项目为王”理念,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在着力提升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大力开拓元宇宙、半导体、智能机器人等前沿产业,持续提升磁技术、航空航天、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打造“雨林型”生态圈。
在力创电子高热效率发动机电控总成系统研发生产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建设者正在进行主体施工。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68亿元,计划2024年10月竣工投产,正式投产运营后,可达到年产高热效率发动机电控总成系统约150万套的生产能力。
在潍坊航空航天产业园项目二期,部分厂房已完成竣工验收,园区室外配套完成施工。作为高新区航空航天产业核心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采用资本招商模式,联合国内顶尖投资机构,重点引进投资强度大、发展前景好、示范作用强的航空航天企业,现已与鑫精合智能装备、宇航推进、明日宇航、星途探索、毫微电子等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做大做强航空航天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带动高新区全域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在潍坊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涂布机正开足马力、紧张有序地赶制建材保护膜外贸订单。四面八方“飞”来的加急订单、高新区对新材料产业的大力扶持,都让公司总经理孙明远信心十足、充满干劲:“我们计划通过研发体系的建立来增强市场竞争力,争取今年销售收入实现10%以上增长。”
全市工作动员大会提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聚链式发展。抢抓机遇勇争先,高新区聚焦突破产业发展,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
高新区加快实施总投资1543亿元的185个重点产业项目。抓好潍柴新百万台产业基地、元宇宙智能制造科创园、磁悬浮产业园二期等一系列项目,推动动力装备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推动航空航天、储能、磁技术等新兴产业塑成优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
拼“双招双引”——
招大引强稳外贸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去年以来,高新区成立招商推进指挥部,与潍柴、歌尔成立招商专班,依托现有园区,围绕产业链,积极走出去,开展点对点招商,推动在谈项目快落地。新签约全钒液流电池、巨龙无人船、纳硒生物等过亿元项目42个、总投资992亿元。“双招双引”内资和外资考核及外贸进出口增幅均居全市首位。
为了确保落地项目快开工、早达效,高新区完善区级领导班子成员包靠制度,创新保障土地、能耗煤耗、环境容量、资金等资源要素。坚持“一线工作法”,真正“沉下去”到企业生产一线帮着解决实际问题,推着项目往前跑。
盘点2022年,元宇宙成为高新区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热词。
潍坊正式打造“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高新区迅速找准产业发展定位,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虚拟现实设备核心部件研发和终端制造优势,谋划建设占地6000亩的元宇宙科创产业园,强化特色园区、研发平台、金融支撑、人才服务等建设,推动元宇宙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新产业、新赛道。
破解招引难题,高新区开展新经济新产业“双招双引”突破年活动,有针对性地招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依托潍坊半导体产业园、潍坊信息技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逐个零部件解析元宇宙硬件产品,绘制产业招商图谱,加快聚集一批优质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冲刺发力,强势开局。高新区加快推动达芬骑动力科技、赛腾智能装备等总投资330亿元的40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深化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园区招商,链接更多资金、人才、技术、渠道等高端资源,力争年内新引进更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投资过百亿元的大项目。对重点外贸企业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继续发挥“双仓”增长极作用,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拼服务业升级——
激发城市新活力
元晓在十甲农贸市场经营着一家服装店,空闲时间特别喜欢逛商场。看着十甲旁边逐渐成型的吾悦广场,她十分开心:“听说这里不光购物方便,还有儿童游乐场,开业一定带女儿玩个够!”
吾悦广场项目由十甲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面积65亩,是一所“一站式、家庭型、全客层”时尚休闲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潍坊东部最大的商贸综合体。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预计今年9月底前建成启用,可提供就业岗位超3000个,年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亿元以上,进一步繁荣消费市场,提升城市能级活力。
推动已建项目改造提升、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拟建项目筹划实施,高新区以特色街区为依托,加快打造夜间经济聚集区和高质量的“网红打卡地”。目前,高新区已建成老潍县美食街、谷德茂商业综合体、239、蓉花里等特色街区,未来它们将构建起高新区特色街区矩阵,进一步丰富市民夜生活,活跃潍坊夜经济。
塑造城市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才能真正让人才近者悦、远者来。2022年,高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8.5亿元、增长3.6%,稳居全市第1位。移动、电信、万声、顺丰速运、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等主要骨干企业均实现强劲增长。
今年,聚焦突破服务业升级,高新区全力以赴抓消费、增活力。实施总投资132亿元的亿丰时代广场、谷德茂等4个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华润万象汇高端商业综合体、凯悦五星级国际酒店落地建设,增强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
拼环境优化——
强企为民守底线
“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是高新区的营商环境”。高新区锚定“高”和“新”的发展导向,持续抓作风、提效能,勇挑重担、奋勇争先,努力成为潍坊改革发展不可替代的创新引擎和关键变量。
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无证明城市”建设等不断走向深入,也对高新区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日前,高新区举办“新经济新产业大讲堂”,邀请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铁民围绕“半导体技术及其应用”主题,为全区领导干部作了一堂专题报告,帮助大家准确把握行业趋势动态,加快推动产业发展。
这只是一个开始。高新区利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继续围绕元宇宙、磁悬浮等举办系列专题培训,大力开拓干部视野格局,更好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潍坊顺丰丰泰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高新区投资合作促进局招商二科副科长马成刚经常头戴安全帽,与项目人员“靠”在工地,帮助解决手续审批、用水用电等问题,推动项目快投产快达效。
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高涨,离不开差异化绩效考核办法的激励。“我们综合考虑各单位职能发挥、任务量、贡献度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绩效考核办法,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绩效薪酬,真正实现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孬不一样。”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绩效考核科科长王衍纯说。
坚持“快”字当头、“实”字托底,今日事、今日毕,以务实作风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在绩效考核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高新区干部职工全力争一等、争第一,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实现全年“新突破”,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