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流感活动进入上升期,根据叮当快药数据,药品像奥司他韦和速福达(玛巴洛沙韦)销量上升比较明显,奥司他韦近七天销量增长率达237%,玛巴洛沙韦上涨达180%。同时一些感冒退热、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以及鼻喷类的药物均有上涨。


流感接诊量升高
低龄儿童患流感需警惕
记者注意到,随着天气转冷,儿童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量明显升高,前来就医的患儿大多出现了发热、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症状。专家提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小朋友感染流感病毒的症状可能不同,特别是低龄儿童除了发热之外,咳嗽,头晕,肠胃不适,活动度下降等症状也可能是流感病毒感染所导致的。

据介绍,低龄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往往因为体温不高、咳嗽等症状不明显而被家长忽视。

应对儿童流感
要分年龄“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没能“躲”过病毒,该怎么办?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程度不同,表现出来的流感症状也有所差异,处理方式自然也不能“一刀切”。科学识别、及时干预,才能避免延误病情。

6岁及以上的儿童流感症状与成人较为接近,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寒战、高热,肌肉酸痛、乏力等;
2至5岁的儿童多表现为明显的发热、咳嗽和喉咙痛;
2岁以内的儿童流感症状不典型,通常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易哭闹、呼吸急促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患儿本身抵抗力较弱或存在基础疾病,一旦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继发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诱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此时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抗感染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研究显示,流感患儿平均排毒时间大约为4—8天,即使及时使用了抗病毒药物,平均排毒时间也仍需要3—5天。这就意味着,孩子虽然退烧了、症状也缓解了,但身体仍可能在继续排毒。因此,专家建议流感患儿应在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满48小时后再返校。
切断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流感病毒
每到流感高发季,除了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校园里的教室、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区域,也常常成为流感传播的高发地。如何降低感染风险、科学预防流感?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由于病毒传播速度快、潜伏期较短,患者在症状出现前就可能具备了传染性,仅依靠单一措施往往难以有效控制流感传播。特别是在学校等人员密集、接触频繁的环境中,一旦出现感染,就可能迅速形成传播链条。专家表示,预防流感不能只靠一招,要从找到传染源头、切断传播链条、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协同发力,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