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热搜第一,多家银行暂停这项业务
来源:经济导报  日期:2024年05月29日

刚刚

多家银行暂停无卡取款业务”冲上热搜

哪些银行暂停了?

为什么要暂停这项业务?

一起来看

▼▼▼

  近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

  无独有偶,几天前农业银行也宣布自5月9日起暂停掌银无卡取款服务。

  而此前,包括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无卡存取款服务进行了调整。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无卡存取款功能使用频次不高,关停后会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下架或收紧相关服务对银行来说是一种‘减负’。”银行业分析师张鹏博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家银行调整

  近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为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强风险管理,该行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中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之后客户仍可通过交通银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交通银行App显示,预约取款是指客户不需要带卡即可在银行ATM取款,需要客户先在手机银行上进行无卡取款预约。

  实际上,5月份调整无卡取款的并非只有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5月初发布公告显示:“为了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我行拟于2024年5月9日起暂停掌银无卡取款服务。上述服务暂停后,您可通过读卡取款、掌银扫码取款、刷脸取款等其他方式办理网点现金提取相关业务。”

  中信银行自2024年5月17日起,关闭现金自助设备授权码取款功能。后续,用户仍可通过该行现金自助设备无卡取款(二维码取款),或持银行卡前往银行现金自助设备或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无卡存取款服务出现密集调整。自2022年以来,已有包括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

  多家机构表示业务关停的原因为优化金融服务。如建设银行公告表示,为提升对持卡客户的服务能力,前期在ATM自助渠道部署了二维码存款功能,因业务调整此项功能将关闭;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则表示,关闭此项业务是为“提供优质、安全的金融服务”。

  “我们以前确实有无卡预约取款的业务,不过已经暂停了。”济南市历城区一家交通银行营业网点的大堂经理向经济导报记者说,虽然关停了预约取款功能,但还可以采用扫码取款。可在交通银行的ATM上选择“无卡取款”,然后打开交通银行的手机银行,扫描取款机上的取款二维码,选择取款账户,点击“确认取款”即可。


降本增效进行时

  在张鹏博看来,银行关停“无卡预约取款”业务,一方面是该业务被不法分子利用。有不法分子曾利用ATM二维码存款的漏洞,把相关二维码拍照发给各个地方的接头人,远程操作存款。“该业务操作流程相对繁琐,使用便捷度不够。同时还可能存在不能准确识别客户身份的问题。”

  而另外一方面是该业务的使用频次不高,继续使用将耗费维护成本。

  张鹏博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此前曾有银行对ATM的使用进行过统计,超过80%的客户使用实体卡进行存取款业务,15%左右的客户使用扫码存取款业务,只有不到5%的客户使用无卡预约取款功能。“关停后会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对银行来说是一种‘减负’。”

  张鹏博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中国银行业相比国外银行成本收入比不高,但近年来由于市场利率下降、金融科技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经济变化等因素,银行面临息差收窄、营收增长放缓和利润增长承压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的成本管理变得尤为关键,因为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直接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多家上市银行召开的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部分银行管理层亦提到了对成本的管理。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银行需要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时发力。积极管理负债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银行在成本管理上已经采取了较多直接降低成本的举措,包括减少非必要开支费用、缩减线下营业网点等来降低运营成本。”张鹏博表示,“尤其是缩减线下营业网点,降本成效比较大。”

  经济导报记者查询了23家上市银行的2023年年报发现,与2022年同期相比,23家上市行营业网点数量减少201个。

  从变动幅度看,截至2023年末,六大行网点数量较2022年末减少353个。邮储银行和工商银行网点数量分别减少169个和144个,建设银行减少了67个,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减少15个和13个,农业银行网点数量增加了55个。

  “过去银行增长模式相对粗放,其间有大量的降本增效潜力未充分挖掘,现在通过更加精细化和战略性的成本管理举措,银行可以有效挖掘这些潜力,提升经营效率。”张鹏博表示。



责任编辑: 马汶君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