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什么变化?一起来看
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进一步丰富优化该项行业标准检测分析方法、细化完善有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测定》国家标准,将进一步支撑法律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落地实施,为各类鉴定机构开展血液中酒精含量检验技术工作提供标准方法。同时,该国家标准可适用于五种醇类物质及丙酮的中毒、死亡检验、医疗急救检验、科学研究等其他更为广泛的场景。该标准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
更严格
新国标将饮酒驾驶的上限从50mg/100ml降低到了20mg/100ml,也就是说,只要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20mg/100ml,就属于违法行为。
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80mg/100ml的认定为醉酒驾驶。
更准确
新国标将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
旧国标只规定了气相色谱法作为实验室检测方法,而没有规定现场检测方法。
更科学
新国标将血液中乙醇含量与呼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从2100调整为2300。
酒驾新标准更加严格
各位车主应更加谨慎!
喝多少酒达到酒驾新标准?
从人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变化来看,正常人喝一杯200ml的啤酒后,酒精浓度即可达到20mg/100ml的饮酒驾驶标准。
如果喝了3两低度白酒或2瓶啤酒,酒精浓度可达80mg/100ml的醉酒驾驶标准。
生活中难免有喝酒的时候,那么,喝完酒过多久才能开车?
如果只喝一杯啤酒或饮一杯红酒,至少要经过6个小时的代谢,才能再开车。
而如果是喝了低度白酒3两以上,考虑到个体和环境等差异,至少要经过20到24个小时才能开车。
请注意,每个人体质不同,数字仅供参考。
饮酒驾车面临何种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相关规定,饮酒醉酒驾车处罚如下:
饮酒驾车处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车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