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声此起彼伏,孩子高烧下不来?
近几个月来
上海多家儿科专科医院迎来就诊高峰
到目前为止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的床位均已住满,大多数是支原体肺炎以及合并其他感染的儿童,且症状较重。而在急诊,像这样的高接诊量也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主任王立波说,目前来医院就诊的支原体感染患儿,大多以幼儿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为主。但支原体肺炎出现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发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
儿童支原体肺炎流行持续 王炬亮 摄(下同)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等药物。目前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不少,但从整体来看,病毒仍然是当前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阿奇霉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病毒感染也是不合理的。滥用药物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良反应,阿奇霉素是处方药,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包括剂量合适、疗程适宜、给药途径正确等。提醒家长,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用药不能随意,要关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的家长担心支原体肺炎的后遗症。王立波说,目前来看,经过合理、及时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很少出现后遗症。但比较严重的支原体肺炎可能造成肺部损伤,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避免后遗症关键在于对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识别和有效积极的处理,强调早发现、早治疗。他提醒,在目前支原体肺炎高发期间,当家长发现孩子发烧用药3-5天不退,伴咳嗽加重的情况下,就要警惕肺炎。应该去医院拍一张胸片,看一下肺的感染情况。当然,孩子的病情进展快,在早期诊断上并不是那么容易。即便血支原体IgM抗体呈阴性,也有可能只是“假阴性”,因为肺炎支原体的抗体,不是一开始感染就有的,需要5-7天时间才产生。王立波说,一般来说,门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史、症状,结合年龄等进行评估,对疑似支原体肺炎的孩子可以启动经验性治疗。同时可以检测鼻咽部分泌物的支原体核酸,来进行早期诊断。至于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王立波表示,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由于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会携带病原体。因此要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注意勤洗手,勤通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患儿更要格外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在开始发烧前有几天的潜伏期,这时患者就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周薇表示,戴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但让儿童一直严格规范地佩戴口罩并不现实。少去人员密集的密闭公共场所、屋内勤通风换气、学校定期打扫消毒、增加户外活动等,都对预防感染有所帮助。
针对家长担心的“洗肺”操作,周薇介绍,“今年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肺灌洗治疗的确实比较多。肺灌洗有严格的操作指征,比如患儿出现了肺不张、局部实变,甚至有坏死和痰栓形成等非常严重的炎症反应,这时可能需要在支气管镜下进行肺灌洗,让气道通畅,同时在镜下也可以看到肺部病变的程度。”除了支原体,细菌、病毒也都可以导致肺炎。北京胸科医院呼吸科主任叶寰提示,肺炎患者常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低龄儿童和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防范。建议65岁以上老年人和儿童接种肺炎疫苗,尽管目前没有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疫苗,但肺炎疫苗可对多种肺炎球菌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