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黄河三角洲一片绿意盎然,成片的小麦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曾经低产的土地,经过盐碱治理改良后,如今已是“希望的田野”。
据了解,东营市盐碱地面积341.8万亩,占山东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面积196万亩。近年来,东营市通过改良低产盐碱田,优化种植模式,带动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赵小羽
报道员:禹洋 任小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初夏的黄河三角洲一片绿意盎然,成片的小麦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曾经低产的土地,经过盐碱治理改良后,如今已是“希望的田野”。
据了解,东营市盐碱地面积341.8万亩,占山东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面积196万亩。近年来,东营市通过改良低产盐碱田,优化种植模式,带动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赵小羽
报道员:禹洋 任小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